跳转至

命令模式

将请求封装成命令,并记录下来,能够撤销与重做。

意图

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,从而使您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。

在某些场合,比如要对行为进行"记录、撤销/重做、事务"等处理,这种无法抵御变化的紧耦合是不合适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何将"行为请求者"与"行为实现者"解耦?将一组行为抽象为对象,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松耦合

适用性

软件系统的命令行模式,一般采用Command模式实现。

场景:

  1. 请求调用者需要与请求接收者解耦,命令模式可以使调用者和接收者不直接交互;
  2. 系统随机请求命令或经常增加、删除命令时,命令模式可以方便地实现这些功能;
  3. 当系统需要执行一组操作时,命令模式可以定义宏命令来实现该功能;
  4. 当系统需要支持命令的撤销(Undo)操作和恢复(Redo)操作时,可以将命令对象存储起来,采用备忘录模式来实现;

命令模式的结构图

  1. 抽象命令类(Command)角色:声明执行命令的接口,拥有执行命令的抽象方法 execute()。
  2. 具体命令类(Concrete Command)角色:是抽象命令类的具体实现类,它拥有接收者对象,并通过调用接收者的功能来完成命令要执行的操作。
  3. 实现者/接收者(Receiver)角色:执行命令功能的相关操作,是具体命令对象业务的真正实现者。
  4. 调用者/请求者(Invoker)角色:是请求的发送者,它通常拥有很多的命令对象,并通过访问命令对象来执行相关请求,它不直接访问接收者。

优劣势

优点:

  • 降低了系统耦合度;
  • 新的命令可以很容易添加到系统中去。

缺点:

  • 使用命令模式可能会导致某些系统有过多的具体命令类